前幾天收到一個姑娘的私信,提及當兩個人的關系變得很尷尬的時候是否應該選擇刪除和那個“他”全部社交軟件的好友關系,然后退出那個人的生活。
我之前一直覺得“不聯絡”是處理每段不冷不熱關系最好的方式,我自己也是這么做的。但是今天看到姑娘對我提出這樣的疑問,我卻堅定地建議她不要這么做。主動地刪除社交好友,在這個快速發展的網絡時代意味著——未來的日子里你將失去和那個人一切的聯絡。你看不到他的生活,甚至不會知道他的一絲一毫,就像一杯倒進池子里的水,在濺起水花后隨著漣漪歸于平靜,最后你們都不知道彼此去了哪里。這應該就算是“退出了他的生活”。
而我想說的是,其實就算是這樣,最后不開心的那個人卻是我們自己。把一件事做到決絕,意味著做這件事的人會承擔更多的復雜情緒。哪怕按下了刪除鍵,和那個人多年的回憶也不會在一瞬間就消失不見,他依舊在這個世界的某處生活著,依舊嘗遍酸甜苦辣。而你的回憶依舊住在你的心里。在失去聯絡的期間,你也會渡過很漫長很難適應的一段時間。
我都經歷過,所以才想把自己真實的感受寫下來。我是情感進度很慢的人,所以那段時間我走了很久。有很多時候刻意轉移自己的注意力,于是拼命看書、出游、攝影、碼字,白天做一切熱愛的事情讓自己保持愉悅灑脫的狀態。可是當走在路邊聽到一首熟悉的歌,腦海里就開始切換回憶的畫面,還有無數個夜里常常反復無法入睡。現在熬過來了,唯一的建議就是“我們都不要去做那個主動切斷聯絡的人”。就像當初你喜歡上他一樣,說明那個人身上一定有足夠吸引你的閃光點。這份閃光點足夠讓我們選擇努力珍惜生命里出現過的這個“他”,即使做不成戀人。
當時間過去,我開始覺得從前的事變得微不足道,重要的是我感覺到我們彼此都已經經歷了成長,成為了可以坦然對待這份關系的人。但這時我們卻已經解除了好友關系,除非短信或電話聯系,我們之間好像真的沒有交集。我很遺憾,遺憾自己給自己斷了一條后路,沒能給兩個人的未來一個耐心的等待,更遺憾自己真真實實地失去了一個明明可以長久走下去的朋友。
所以,永遠不要做主動切斷聯絡的那個人。當兩個人之間的關系開始變得尷尬,不知道如何繼續維持時,就給彼此多一些空間和時間。
我舉個例子。
趙小姐是我多年的朋友,在懵懂又漫長的的學生時代暗戀我的另一位好友。我們有個小小的朋友圈,關系如鐵,趙小姐和她暗戀的男神都在這個圈子里。關于她的暗戀,我們相互看在眼里,從不拆穿。直到大學的某天,趙小姐打電話告訴我——她告白失敗了。我在這頭既惋惜又擔憂,一來不知道該怎么安慰她,二來是因為預感到我們的朋友圈子的關系應該會變得很尷尬。
然而并不是這樣。
所以說時間就是一劑良藥。兩年后再見面的他們,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變,有了各自的生活圈和朋友圈,也能夠平心靜氣地看待從前的那件“小事”。他們重新做回了朋友,兩個人都真正地再融入到我們的朋友圈里,狀態更新和群聊中都有了頻頻互動。現在的趙小姐有了一個暖心的男友,男神身邊也出現了他喜歡的女生。這應該是我身邊很好的一個例子。我無數次跟趙小姐說起,她為我們都樹立了一個好的榜樣。
她跟我說,其實這些都沒什么,在現在看來,只不過是彼此都給對方和自己留了一點余地。
我總是在文章里提“要努力成為更好的人”和“珍惜每段感情和經歷”,因為現在越來越覺得改變自身、提升自己是值得一生為之奮斗的事情。感情很美好,從我決定寫故事開始到現在,聽到的每一位姑娘的經歷都給我這樣一種感覺:盡管最后兩個人沒能走在一起,她依舊祝福他,他依舊是她眼中的“蓋世英雄”。
也許是我足夠幸運,愿意對我吐露心聲的姑娘都很善良。把我當做“知心樹洞”的姑娘,我對你們都抱有最大的感激。我把自己的和聽到的故事和感受都寫下來,如果你們看見了,從中獲得一點溫暖,那就是我最大的幸運了。
今天回復姑娘私信的時候我正在回校的途中,十月的南方小鎮,風吹起桂花香的早晨。我在聽力宏的《你不知道的事》——“你不知道我為什么離開你。”
我想我們都應該知道自己為什么選擇離開一個人,也應該在每段感情中留下彼此的余地,不要輕易做那個主動切斷聯絡的人。
熱門專題: